清城区纪委1月6日召开五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为贯彻落实好市纪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完成今年我区反腐倡廉建设各项任务,清城区制订了工作计划和措施,具体要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确保我区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的成效。
一、坚持紧扣“四个一”工作不动摇,深入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这一“品牌”工作
巩固成果,以制度建设深化、强化、亮化“品牌”——
主要目标是:到2011年年底,基本建立健全清城区基层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框架,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品牌工作得到切实巩固。
主要措施是:建立健全基层反腐倡廉教育长效机制,健全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建立廉政文化进社区进农村工作示范单位动态管理机制,健全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完善“两代理”、“三公开”工作制度。
创新机制,以健全村级监督机制,确立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新“主题”——
目标是:借村(居)两委换届之机,创新和完善村级民主监督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制,形成对村干部权力行使的监督制约机制,从而进一步完善村级民主管理制度,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要将这一工作提炼、打造成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主题”,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整合监督资源,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村监委”)。二是坚持“权责法定”,通过村规民约、组织授权等形式全面明确村监委监督职能。三是建章立制,确保村监委运作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四是严格督促检查,确保工作落实。要联合区委办、区府办、区组织、区民政、区财政等部门组织检查、共同推进,让村监委的创设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各街镇纪(工)委要主动工作、积极参与、提前介入,确保顺利完成这一任务。
点面结合,以健全“三大机制”为抓手,稳妥推进机关单位廉政风险防范这一“典型”工作——
这项工作目标是:争取到2011年底,全区基本建立制度保障、程序运行、技术监控和考核评估等配套体系的基本框架,建立比较完善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长效机制,推进全区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成效。
今年要争取2010年示范点建设的基础上,有重点、分批次地推进这项工作。要按照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扎实推进、务求实效的要求,采取抓教育、查节点、定措施、建机制的方法,重点围绕预警机制、风险处理机制、风险管理考核评估机制三个机制的建设,扎实推进机关单位廉政风险防范工作。
虚功实做,以具体工作实现新突破,为写好“一文章”丰富内容——
今年要在2010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党风廉政信息公开网络向村(居)民小组一级延伸的工作,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利用现代科技更好地为农村服务、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服务。在此过程,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做到务虚与务实相结合,认真写好“利用现代科技,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这篇文章,为全面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积累宝贵经验。
二、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加强对中央和省、市、区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加强对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加强对市委、区委有关重大决策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加强中央和市委、区委关于维护社会稳定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尝试推动建立健全重点工作项目专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倒逼制,确保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继续开展对重点工程和建设用地的专项检查,坚决纠正破坏、浪费、闲置土地资源以及落实耕地保护政策中弄虚作假的问题,推动工程建设领域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开展;加强对行政决策、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严格执行《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切实增强各级领导干部责任意识;配合有关部门抓好“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的考核检查。
三、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为抓手,深入推进我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进一步加大对重大工程和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和建设的监督;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一网式”行政审批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逐步推行差额选拔干部制度,实行用人失察问责制,继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收支两条线”等管理改革;在增加公开内容、拓宽公开渠道、健全管理制度基础上推动基层党风廉政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全面发挥作用,将其打造为“品牌”工作中的“亮点”。
四、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
广泛开展以“强监督促廉政,查风险抓防范”为主题的反腐倡廉教育,着力抓好一进入、一办班、一书籍、一专栏、一论坛等“十个一”重点工作;健全和完善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尝试建立、落实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创新形式、深化主题,认真组织开展好“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积极参加市纪委举办的“颂党恩、倡廉洁”廉歌红歌大家唱活动,协助办好市在我区举办的汇报演出;及时更新内容、不断抓好增版扩容,进一步抓好网络反腐、网络问政和网络宣传;按照市建设“三清园”廉政文化基地的工作部署,大力加强廉政文化阵地建设与市政建设有机结合,在亲水路、中山公园等公共活动场所加强廉政文化元素的植入;不断完善凤城公园廉政文化景区的建设、管理工作,不断发掘其教育宣传功能,争取将其打造为城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一个新品牌;探索建立相关管理制度,组织民间文艺团体开展廉政文化艺术节目的自编自演活动,并在凤城广场、中山公园等处开辟演出场地,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进农村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在巩固、总结“廉政文化进社区进农村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廉政文化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活动的开展。
五、坚持群众利益至上原则,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坚持纪委常委接访、下访制度,深入推进信访举报工作办事公开制度、首访责任制和署实名举报双向承诺制度;继续把治理教育乱收费、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不正之风和规范行业不正当行为作为纠风工作重点,推广“阳光用药”和“阳光采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深化治理食品药品安全突出问题,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评估、预警和应急处置体制;抓好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和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以建立效能建设长效机制为重点,加大对干部作风状况的明查暗访力度,把作风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加强日常监督检查,深入开展政风行风测评和问题实例调查,及时解决群众诉求,确保民生持续得到改善。
六、整合各种监督力量,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和重要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督
按照区委要求,大力加强党务、政务公开工作的督促检查;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制定配套制度,严格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住房、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如实报告的监督,加强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领导干部的管理;深入宣传、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充分发挥班子成员和各级主要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认真开展党委主要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全面实施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述责制度,全面推行地方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开展党内询问和质询制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诫勉谈话、函询、罢免或撤换等制度,认真落实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合换届工作,加强领导干部的换届纪律教育;加强对“三重一大”执行情况的监督,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加强对党政机关厉行节约情况的监督,推动领导干部加强作风建设;加强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土地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等领域专项治理,加强对招标投标等工作的监督检查;继续深入开展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小金库”专项治理,并逐步延伸到社会团体和国有企业。
七、以查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为重点,坚决查办各类违纪违法案件
完善领导包案制度,切实提高办案质量;进一步完善信访举报工作机制,注重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信访突出问题;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严厉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和严重侵害群众利益、引发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腐败案件,严惩腐败分子,实现办信查案的政治、社会和法纪效果的有机统一;加强对街镇自办案件的指导、督促,确保街镇100%有自办案件;加强办案人员培训、轮训,争取年内实现办案人员占纪检监察干部总人数一半以上。
八、立足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组织的自身建设
继续认真落实中纪发〔2009〕9号、10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一是深入开展学习型机关建设活动,努力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二是继续坚持“以人才为本”,强调“讲学习、讲创新、讲责任”理念,进一步加强各级纪检监察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要建立健全干部“培训、学习、考核制度”和“办案业务交叉轮训制度”,通过制度推动干部加强学习、扩大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为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人才保证;三是不断加强管理和监督,强化纪检监察队伍作风建设,牢固树立纪检监察干部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四是进一步完善派驻纪检监察组工作制度,真正发挥其作用,推动基层反腐倡廉工作迈上新台阶。
(清城区纪委宣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