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历史栏目 > 正文

桓公割爱禁紫服

来源:清远市纪检监察网   发布机构:清远市纪委监委  点击量:次  日期:2007-12-14 10:00:00   


  上面提倡什么,爱好什么,下面就会流行起来,蔚然成风。上之所好,下面必定变本加厉;上之所恶,下面也必定除恶务尽。所以居于上位者,所好所恶,不得不慎。桓公割爱禁紫服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春秋时期,齐国的齐桓公偏爱穿豪华的紫服。他的左右侍从和官员们为了讨好他,尽皆郊仿。百姓见了,也纷纷以穿紫服为荣。齐国一时间穿紫服追求豪华之风大盛。“一国尽服紫”引起了齐国紫服价值暴涨,五件素服的价值也抵不上一件紫服。这给齐国的经济和社会带来了不安定的因素。齐桓公感到很忧虑,想要纠正这种不好的风气,使社会安定。他向管仲求教办法。管仲认为,一国争相穿紫服与齐桓公自己好紫服密切相关,所谓“上行下效”,“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要纠正这种不正之风,必须从上面做起,才能奏效。于是,管仲说:“《诗经》有句诗说:‘不躬不亲,庶民不信’。大王要纠正这个风气,何不从你自己不穿紫服开始呢?同时可以对周围的人说,‘我非常讨厌紫色衣服’! ”齐桓公欣然接受了管仲的建议。

  从此,齐桓公自己首先不穿紫服,并且凡看见左右的人或进见的官员中有穿紫服者,就说:“离我远点,我讨厌紫服!”果然,在当天,宫里就没有人穿紫服了;第二天,都城中没有穿紫服的了;第三天,一国百姓再没有争穿紫服的现象了。
  (李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