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历史栏目 > 正文

朱承办“花石纲”(镜鉴录143期)

来源:清远市纪检监察网   发布机构:清远市纪委监委  点击量:次  日期:2011-1-9 10:00:00   



   李杰/文  罗铧/图

  朱勔(1075-1126),北宋苏州(今苏州)人,因其父朱冲谄事蔡京、童贯,父子均得官。

  徽宗赵佶轻佻风流,极尽玩好逸乐之欲。朱勔奉迎上意,搜求浙中珍奇花石进献,并逐年增加。崇宁四年(1105),在苏州设置应奉局,摩费官钱,百计求索,勒取花石,运送入京,号称“花石纲”。此役连年不绝,百姓备遭困扰涂炭。

  朱勔打着供奉御前的旗号堂而皇之地掠夺民财,搜岩剔薮,无所不至。只要听说百姓家有一石一木稍堪玩赏,立率领士兵闯入该家,贴上黄封标志,就算充公。一些地方将贡献花石的负担均摊到广大人民头上,以致预此役者,有的破家荡产,有的鬻妻卖子以供其需。江浙一带畏之如虎,鸡犬不宁,民怨沸腾。

  花石搜刮到手后,需通过汴河千里迢迢运到汴京。为保障“花石纲”的运输,朱勔竟置关系国计民生的粮食漕运于不顾,调拨大批新造漕船,还强征许多商船运送花石。“花石纲”所经之地,巡尉:护,官员迎送,连纲船上的舵师、篙工也倚势贪横。宣和五年(1123),朱勔掠夺到一块高达四丈的太湖石,载以专门制造的大船,光纤夫就用了好几千人,历经数月才运到汴京,一路上拆水门、毁桥梁、凿城垣,以便通过,横行霸道,不知花费了多少钱财。宋徽宗将此石赐名曰“神运昭功石”,朱勔也因此加官进爵。

  贡奉之举由朱勔开了坏头。各地官僚不甘落后,竞相效尤,福建龙眼、荔枝、橄揽,南海椰实,登莱文石,湖湘文竹,四川果木等亦皆越海渡江,纷至沓来。以致花石之役风靡全国,重困民力,靡费资财,天下沸沸然殆无宁日。

  朱勔大兴“花石纲”之役前后历时二十年,暴戾恣睢,巧取豪夺,江南数十郡深山幽谷,搜剔殆遍,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严重地激化了阶级矛盾。当时江浙一带盛传着“金腰带,银腰带,赵家世界朱家坏”的童谣,百姓恨不得将朱勔食肉寝皮而后快。在朱勔搜刮掊敛的直接逼迫下,睦州青溪县(今浙江淳安)方腊终于在宣和二年(1120)冬,以诛杀朱勔为号召率众举起了反抗赵宋王朝的义旗。久遭“花石”侵渔的两浙人民纷纷聚集到了方腊的义旗之下,攻州夺县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中国地市报优秀专栏  清远市纪委  清远日报社联办)
    (来源: 清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