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历史栏目 > 正文

广东去年查办百万元以上大案256件 处分4777人

来源:清远市纪检监察网   发布机构:清远市纪委监委  点击量:次  日期:2011-1-20 10:00:00   


  2010年,广东的反腐战场依旧是硝烟四起。年初,时任汕头市政协副主席的方海顺被立案调查。年中,时任中山市市长的李启红、时任珠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冼文、时任省委政法委综治办副主任的倪俊雄皆因违纪违法被立案调查。年末,时任茂名市副市长的陈亚春陷“裸照门”而后被立案调查。据省纪委的统计数据,2010年全省共立案查处厅级干部31人,处级干部217人。
  
  对“老虎、苍蝇”一起打是广东历来坚持的原则。2010年最后一个月的第一天,广东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朱明国在《南方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新加坡为什么能做到廉洁高效》,指出“制止犯罪不在于法律是否严厉,而在于犯罪者被发现、被处罚的概率是否高”。
  
  如何形成全民反腐的氛围?如何不断提升打击贪污的精准度,从而发现贪腐的规律,通过制度设计来防止贪腐行为的发生?当人们翻看2010年广东历史的时候,一定会看到广东全省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所作出的坚实努力。
  
  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问卷调查显示,84.3%的人认为我省消极腐败问题得到遏制,68.3%的人对我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效满意。
  
  创新惩防体系 管好“人财”两权
  
  规范权力是打造具有广东特色的开放、动态、创新的惩防体系的关键议题。围绕这个议题,广东正在尝试建立各项行之有效的制度。
  
  “人、财”两权是权力中最重要的项目,也是最容易被滥用、被“寻租”的权力。为此,省纪委今年来继续在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财上进行探索。进而实行省管干部考察对象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开展规范和监督县(市)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工作;建立省及各地级以上市财务核算信息集中监管系统和实时在线财政预算监督系统,推进省市县部门预算信息公开。
  
  同时,广东还在探索其他各种规范权力的方法,将权力的运行“困在”制度之下。比如,用制度管权,开展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用制度管事,推进要素市场建设和工程建设领域制度“二次创新”。今年广东还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确定向县级下放和委托管理事项100余项,开展优化审批流程试点和1000家重点企业直通车服务工作。
  
  除此之外,广东还用科技提升制度,大力推进电子纪检监察综合平台建设,初步建立信用评价和奖惩机制、市场诚信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加强制度创新理论研究,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试点工作和廉政风险预警防控课题研究,从制度上探索对“一把手”的监督;推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述责制度,共组建12个检查组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反腐倡廉建设重点任务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除了“硬制度”外,广东还继续坚持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尤其是对《廉政准则》学习宣传。全年共举办专题辅导报告533场次,编发学习读本12万多册;用短信将52个“不准”发送给40多万党员干部,并用动漫形式制成公益广告滚动播放。并首次举办了全省地级以上市纪委书记、组织部长、法院院长、检察长、公安局长“五长”反腐倡廉教育培训班。
  
  一年查办百万元以上大案256件
  
  腐败不是越反越多,而是越抓越紧!2010年广东继续坚持对腐败分子保持高压态势,牢牢把握查办案件这个重点,以惩治腐败的实效取信于民。这一年,全省继续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
  
  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群众信访举报71106件,立案4712件4963人,其中厅级干部31件31人、县(处)级干部214件217人,百万元以上大案256件,党纪政纪处分4777人,挽回损失12.45亿元。查处商业贿赂案件301件,涉案金额1.8亿元。配合中央纪委查处许宗衡案、深圳市福田区委书记李平受贿案、中山市市长李启红违纪违法案,重点查处了新广国际重大经济损失案、珠海市人大副主任冼文违纪违法案和省委政法委综治办副主任倪俊雄受贿案等大案要案,实现了查办案件的政治效果、经济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这一年,省纪委还出台了加强和规范办案工作意见、办案安全事故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处理实名举报暂行办法,确保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这些意见、办法的出台很好地促进了案件管理和审理、申诉复查和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等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这一年,省纪委还开展了《案件监督管理工作条例》试点,建立办案人才库,评选精品案件12件和优质案件18件。
  
  紧盯重点领域 直指“灰色地带”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政府投资,让政府掌握了大量的“权力”和“资源”,如果监督不到位,导致“资源”和“权力”被滥用,从而发生腐败,造成社会的不公平和国家资源的浪费。
  
  为强化监督,去年全年,省纪委开展重大项目完成情况监督检查,组成7个检查组,检查项目122个,督促整改问题138个。派出19个监察审计组,开展支援四川、甘肃等地震灾区资金物资使用情况和援疆援藏工作监督检查;加强对“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工作的监督检查,出台扶贫开发工作问责暂行办法;制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实施细则,开展国有企业岗位“风险点”排查,出台国资监管制度225项;加强对高校工程建设、招生、物资采购等环节的监督,推进校务公开,开展高校党务公开试点;开展“廉洁办亚运”专项检查,确保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成功举办。
  
  贯彻中央部署,去年全年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组织3批24个检查组,排查项目20973个,发现问题14753个,督促整改13054个。查处案件876件,给予317人党纪政纪处分。
  
  全省通过工程招投标10942项,中标价达2335亿元;招拍挂出让国有土地9539公顷,成交988亿元;政府采购金额800亿元,节约资金90亿元;企业产权交易560宗,成交金额95.2亿元,增值15亿元。通过这些“阳光”举措,大大消减了要素市场的“灰色地带”,有效保护了国家资产。
  
  完成省市县纪检监察派驻机构改革
  
  “反腐需要一支廉洁高效、相对独立的反腐队伍”,这是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朱明国总结香港与新加坡反腐经验后得出的结论。
  
  朱明国在《新加坡为什么能做到廉洁高效》一文中表示,“一支廉洁高效、相对独立的队伍是反腐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要按照教育、惩治、预防、监督等基本职能调整力量,整合资源,优化机构设置,确保一半以上人员参加办案。整合各级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形成由同级党委统一领导,同级纪委统一指挥,按干部任免权限行使办案管辖权,分区域、分行业的集中办案工作机制。在双重领导体制的前提下,强化上级纪委的垂直领导,地方纪委书记由上级纪委提名,上级党委决定任命。”
  
  去年以来,广东继续在按照这个方向打造一支反腐铁军。优化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班子,落实纪委书记排序等11项政策规定。加强了培训工作,圆满完成为期3年的全省纪检监察骨干培训,共培训1169人;举办各类培训班125期,培训13283人次。开展乡镇纪委书记培训,举办学习讲堂,开展读书活动,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组织赴新加坡学习考察廉政建设经验,不断提升队伍素质。
  
  这一年,省纪委还进一步推进了纪检监察体制机制改革。省、市、县三级纪检监察派驻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坚持凡进必考、凡提必竞、凡用必训的原则,近三年,省纪委监察厅机关公开选拔42名年轻干部,交流轮岗干部143人(次),占机关总人数的59.8%。加强办案装备建设,协调财政部门落实经费分担机制,坚持人财物向一线倾斜,落实1200万元补贴贫困地区办案工作和500万元派驻机构办案经费,设立4000万元大要案奖励基金。(专题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赵杨 实习生 陈葵香 通讯员 粤纪宣)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