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奋,东汉初扶风茂陵(今陕西西安西北)人。遭王莽之乱,与老母和幼弟到河西地区躲避兵乱。东汉建武五年(29年),河西大将军窦融邀请孔奋为自己官署的议曹掾,担任守姑臧长。这时天下扰乱,只有河西地区比较安定,而姑臧是富庶的地方,与羌胡等边地民族通商交往密切,货物充足,市场繁荣,人民殷实富足,每一任县官,没有几个月便都富裕起来。孔奋在职四年,财产却无所增。他侍奉母亲极孝,自己则生活极俭,甘于粗茶淡饭。他特立独行,力行清廉。这种高洁品行反为士人所笑。有人说他是身处脂膏之中,不能自润其身,徒增辛苦而已。孔奋注重节操,施政以仁义平和为本,太守梁统对他深为敬重,不以官属的礼节对待他,常到大门口迎接,领入内室引见给自己的母亲。
陇蜀平定后,河西地区的太守、县令都被征召入京,他们离开时,所携财货盈箱连车,道路川泽为之堵塞,惟独孔奋没有什么资财,行装简单,乘一辆空车上路。姑臧的官员、民众及羌人、胡人相与议论说:“孔君清廉仁贤,全县都蒙受他的恩惠,如今他离去,我们怎么能不报答他的德政呢?”于是共同凑集收敛了成千上万的牛马器物,追了数百里送给孔奋。孔奋只是拜谢而已,一点都不接受。孔奋抵达京城后,授职为武都(今四川成县西)郡丞。后因平定陇西余贼隗茂的作乱,被升为武都太守。
孔奋在任府丞时,已深受官民敬重,他担任太守后,全郡的人都以他为榜样,修行操守。孔奋施政清明有决断,甄别和表扬善行,痛疾错误行为。见到人有美德,爱之如同亲人;对不良行为,则疾恶如仇,郡中的人都称他清廉公平。
(李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