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地震,给毗邻的陕西省宁强县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全县垮塌房屋15829间,民房受损142859间,基础设施受损严重,直接经济损失29.8亿元。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宁强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蒋明庆临危受命,赶赴一线,指挥抗震救灾。他带着满心的责任和牵挂,不顾安危,昼夜奋战,谱写了一曲“忠诚卫士之歌”。
灾难面前 他与群众在一起
“生命安全比啥都重要,房子倒了可以再修,党和政府会帮助你们的。”5月12日下午,蒋明庆带领县纪委的干部,不顾余震危险,奔赴平均海拔1200余米的偏远乡镇二郎坝乡水田坪村和板仓坝村察看灾情,安抚受灾群众。看到这几个村房屋受损严重,蒋明庆迅速组织人力连夜逐户排查灾情,确保群众安全转移。
“要确保水库、学校等重要部位安全,全力做好灾区群众安置工作。”12日22时,蒋明庆在二郎坝乡政府主持召开了抗震救灾动员会议。13日凌晨1时许,蒋明庆一行从二郎坝乡返回,参加完县里第二次抗震救灾部署会议后,又到医院、县城广场、学校等地看望了受伤灾区群众并紧急疏散群众。这一夜,蒋明庆和受灾群众一起迎接黎明。
紧急动员 哪里需要就到哪里
在徐家坝村,他爬上1100多米高的山,现场勘察,提出对策;
在南坝村小学,他反复叮嘱要把师生安全放在第一位,绝对保证安全;
在燕子砭镇,他发现袁家坪嘉陵江大桥桥面出现多处裂痕,立即与县交通局联系,要求派技术人员进行鉴定;
……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全县纪检监察干部要坚决执行县委、县政府抗震救灾部署,服从统一调度,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5月13日晚9时,已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的蒋明庆不顾疲劳,主持召开了机关全体会议,通报全县灾情,作抗震救灾总动员:不休节假日,机关24小时值班;加大监督力度,确保政令畅通;下到灾区一线,帮助群众抗震救灾。
“感谢蒋书记,是你救了我的老命,感谢党和政府!”南屏乡王家沟地震灾害点的赵老汉,儿子在外打工,孤身一人在家,蒋明庆三次前往,指挥村干部给他搭起帐篷,把赵老汉从危房里转移出来。
渴了,喝口山泉,饿了,啃口方便面,蒋明庆和同志们一起不分白天黑夜,跋山涉水,对南屏乡8个村56个村民小组展开拉网式排查,转移安置500余人。
一份牵挂 四进金山寺
5月25日上午,蒋明庆带领20名县纪委机关干部组成的抗震救灾突击队,赶赴全县地震灾情最严重的广坪镇金山寺村,帮助受灾群众开展灾后自救。中午,蒋明庆奉命执行另一项任务,赶赴四川省青川县。16时21分,青川县再次发生6.4级强余震。巨石滚落,天又下起了雨。由于担心金山寺村的情况,正在返回途中的蒋明庆不顾安危,下车搬石头,尽快再次赶赴金山寺村。
20时20分,蒋明庆回到广坪镇,看望在余震中受伤的灾民。22时许,雨越下越大,蒋明庆放心不下集中安置点的受灾群众,第三次奔赴金山寺村和骆家咀村。由于电力设施遭到破坏,安置点一片漆黑,他只能凭借微弱的手电光察看灾情。天黑、路滑,他在察看灾情的过程中跌倒,手被划伤,流血不止,但他忍住疼痛,直至把安置点察看完毕,确认没有发生新的问题才离开。这时已是5月26日凌晨。
5月30日,蒋明庆第四次来到金山寺村,组织群众转移,一直忙到夜幕降临。晚上,村民王显柱、张玉琴看他实在辛苦,拿了些吃的给他送去,但蒋明庆婉言谢绝。他说,群众受了灾,我们这些当干部的应该尽自己的本分,做好本职工作。当天,他只泡了一包方便面充饥,直到次日凌晨5时,群众转移告一段落后,蒋明庆才躺在车里休息了一会儿,随后又前往镇上组织指挥救灾。
灾害发生以来,蒋明庆跑遍13个乡镇41个受灾村,先后对12个乡镇的15所中小学校、12所卫生院、8处地震灾害点进行了重点察看和防范部署,保证了重点部位的群众安全。
随着救灾的深入,大量救灾物资开始发放,为保证公开公正,从5月30日开始,在宁强县繁忙的乡村道路上,蒋明庆组织安排两辆特殊车辆———救灾款物发放信访流动举报站。蒋明庆说:“对救灾款物的发放进行监督,是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责。针对大量群众转移安置后的新形势,我们设置流动举报站,通过‘上门服务’既宣传救灾救济政策,又方便接受群众关于抗震救灾方面的举报投诉。”(记者 叱骁峰 通讯员 闫发喜)
(中国廉政网——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