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洛阳令董宣有一个别号,叫“强项令”。这是光武帝刘秀赞誉他执法不阿、刚直不屈的精神而赐给他的美名。这里有一段佳话。
建武十九年(43年),董宣被朝廷特征为洛阳令。洛阳是东汉王朝的首都,居住着一大批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他们往往仗势横行,不遵法度,甚至杀人越货,扰乱治安。一次,光武帝的大姐姐湖阳公主的家奴,仗着主人的势力,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凶杀了人,之后躲在公主的府第中,企图逍遥法外。董宣闻知此事,气愤之极,决定亲自处理。
一天,公主外出,赶车的正是那个家奴。董宣得知,领人在夏门亭拦住公主的车,他大声责备公主纵奴犯法的过失,逮捕了那个家奴并当场把他处死。湖阳公主气急败坏,立即回宫向刘秀告状。刘秀下令抓来董宣,要以杖刑处死。董宣毫无惧色,说“臣请说完一句话再死。”刘秀气鼓鼓地说:“你还想说什么?”董宣大声说:“陛下的德政和威望光复中兴了汉的天下。如今,纵容家奴妄杀无辜而不受责备,这将何以治理天下?陛下何须用杖处臣死,臣请自死。”说罢一头向旁边的柱子撞去,顿时鲜血喷涌,流洒满面。刘秀听了董宣的话本来气就消了一半,见此情景,忙命侍从抱住董宣,免他一死,但要他向公主叩头谢罪。董宣坚持不肯,刘秀命人强行往下按董宣的头,董宣双手撑地,硬挺着脖子,就是不低头认错。刘秀心里不由得赞赏起来,便不再勉强他,还赏他一顿好饭菜。董宣毫不客气,将饭菜一扫而光,然后将饭碗菜盆都反扣在桌上。刘秀听了报告感到奇怪,又召来董宣加以询问,董宣回答说:“臣食不敢有遗余,如奉职不敢有遗力。”刘秀听了,对他的忠于职守很满意,便赏钱三十万,赐给他“强项令”的誉称。董宣将赏钱全部分给手下属吏。从此,更加认真地纠察违法,搏击豪强,使洛阳城那些身有劣迹的贵戚豪强听到他的名字都感到震栗。董宣因此而得了个外号叫“卧虎”,洛阳的百姓编歌唱道“枹鼓不呜董少平”,意思是,“京城出了个董少平,捕贼鼓声不再呜。”
(李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