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历史栏目 > 正文

监督护航——“廉洁办世博”系列报道之四

来源:清远市纪检监察网   发布机构:清远市纪委监委  点击量:次  日期:2010-11-25 10:00:00   


    上海世博会筹办期间,在一次招投标现场,一位评委与一位参投商是同学,便寒暄了几句。这一举动被世博局监察审计部人员发现,立刻采取措施,并发出监督建议书要求整改。“打个招呼未必会影响结果的公正,但任何不恰当的细节,都可能招来对廉洁办博的质疑。” 上海市检察院第一分院政治部主任、上海世博局纪委副书记、监察审计部部长童建平说,发现了“风险点”,就必须在第一时间“排雷”。 
    严格的监督,确保了世博会筹办运行工作的规范高效。 
    围绕中心抓监督 
    中央纪委监察部领导在上海调研“廉洁办世博”工作时提出,“要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寓监督于服务中。从事监督工作的同志要秉持服务和保障的理念,自觉融入筹办工作之中,积极配合、主动服务,在搞好服务中强化监督的效果和权威。” 
    上海世博会各级监督机构始终秉持服务和保障的宗旨,积极配合、主动服务,建言献策,为世博会顺利举办提供了重要保障。 
    世博的动迁,可谓办博之首难。整个世博园区面积5.28平方公里,需要动迁的居民涉及3个区、6个街道、24个居委会共计1.8万户、5万多人,企业270余家,涉及居民和单位之多,是上海解放以来单个项目动迁规模最大的工程。 
   “在规定时间内能够迁得走、走得顺,监督工作居功至伟。”世博村管理部部长陆志康回忆说。 
    坚持依法拆迁,对动拆迁工作人员作出严格的纪律规定,不准违反规定开口子,不准损害被征用、拆迁对象的利益,重大事项应经调研、论证,由领导班子集体审议、决定,不准个人擅自允诺、决定,确保动拆迁进程与保护被征用、拆迁对象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相一致。 
    坚持“阳光、透明”,推行世博动迁“九公开、二参与、三一致”的动迁机制:将动迁居民最关心的动迁户住房情况、房屋类型的评估价格、补偿政策和结果、安置房源、特殊照顾户认定条件及审核办法、拆迁工作实施单位、动拆迁纪律、投诉渠道等,通过公示栏、区域报刊和有线电视、居民咨询接待点、相关资料发放到户等渠道向社会全面公开;在动拆迁过程中引入有公信力的人士和群众代表参与,研讨解决疑难问题,发挥社会合力作用,引入法律工作者、律师等志愿者参与,为拆迁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提高拆迁当事人的法制意识,引导拆迁双方当事人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纠纷和矛盾;统筹兼顾,协调一致,做到政策规定与实施一致、同等情况对待一致、前后一致。 
    世博特许产品营销额达300多亿元,开发产品24000款。由上海市检察院牵头的预警预防监督小组与世博特许产品经营管理办公室建立了联合防范机制,把监督保障措施拓展延伸到第一线。特许办与工商、质监、公安等部门协同配合,重点加强对商业贿赂和假冒伪劣问题的监督防范,建立贯穿生产、销售、售后等各个环节的监管机制,引导特许商品生产商和零售商诚信规范经营,在实现经营目标的同时,实现廉洁目标。 
    预警预防监督小组在收集各类信息情况的基础上,分析排查办博过程中的廉政风险点,及时发现、研判苗头性问题,向有关单位发出预警建议。对一些部门和人员执行制度不严、管理不规范等现象,及时对相关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理,并在管理上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介入式”、“旁站式”,提高监督实效 
    上海世博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单个建设项目,世博园区内总建筑面积230万平方米,既有场馆建设,又有园区配套设施建设,还有周边地区基础设施、交通、商业等项目建设。筹办运行中,还涉及设备、物资、服务的采购等工作。要对诸多的项目采取有效监督,必须创新监督方式。 
    上海世博局监察审计部主动参与到各部门业务活动中,对业务过程实行同步、全过程的“介入式”监督。“一般的监督,是‘出了问题再查’。”监察审计部部长童建平表示,廉洁办世博的特殊要求,不允许等出了问题再补救,监督工作必须同步进行,监督的重心在前不在后、在防不在惩,“这种站位靠前的监督,注重的是建设性”。 
    在这样的思路导引下,世博建设、运营中常常出现一些“奇怪”的现象:监察审计部的员工,不都是纪检干部,很多还是高级会计师;招投标现场,监审人员必到场,而且全程把关;业务部门与客商谈判,监审人员从头听到尾。据不完全统计,在世博建设、运营过程中,监察审计部参与招投标或比选活动近1000次,参加采购谈判710多次,审查合同1700多个,提出监督建议300多次。 
   “重大项目,请监审部门人员全程参与。”上海世博局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早已养成习惯,他们说:“这已经形成了一种工作规范,多一份监督,多一道保障。” 
    项目进行到哪一步,审计就跟进到哪一步。针对世博运营资金、工程项目支出等,上海市审计局专门组建了7个审计小组进行实时跟踪审计,做到审计监督“四同步”,即对世博运营资金决算审计与世博运营资金财务决算同步;对工程结算全过程监督与工程审价结算同步;对项目竣工结算审计与竣工财务决算报表编制同步;审计揭示问题与促进落实审计整改同步。 
    在场馆建设和运行期间,上海市党风廉政建设和监督保障工作领导小组还聘请已退休的纪检监察干部与现有监督人员一起,分片区、分场馆蹲点监督。 
   “对重大项目全程化、跟班式的监督,被称为‘旁站式’监督。”童建平说,“这种全程监督的方式,给项目加了一把‘安全锁’。” 
    权威性+专业性,增强监督合力 
    上海世博会的筹办和运行,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廉洁办世博”监督检查工作也涉及方方面面,包括项目的立项,工程招投标、承发包和工程管理,各类资金的使用,等等。 
   “这些方面的监督,仅靠纪检监察干部是不行的。”上海世博会党风廉政建设和监督保障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说,“必须依靠专业的监督队伍来开展专业的监督工作。为此,领导小组将纪检监察监督的权威性与专门监督机构的专业性结合起来,整合各种监督资源,增强监督合力。” 
     上海世博会党风廉政建设和监督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建立之初,就对上海市纪委监察局、市人民检察院、上海世博局、市公安局、市审计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建设交通委等成员单位的工作作了分工。比如,市检察院负责抓好参加世博承办的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工作,市公安局负责抓好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工作,市审计局负责对世博资金筹集使用情况和重点项目进行审计监督,市建设交通委负责对世博会项目招投标、承发包和工程管理的监督。 
    为了加强对世博工程建设的监督检查,由上海市建设交通委牵头,成立了由市纪委、市监察局、市委宣传部、世博局、市发改委、市规划土地局、市环保局、市审计局等成员单位处级领导干部组成的世博工程建设监督检查组。并进一步明确各自工作职责:由市发改委牵头,会同世博局,对世博工程建设180亿元所涉及的工程项目底数进行梳理,明确监督检查的具体项目范围,并牵头负责项目立项环节的监督检查;由市规划土地局牵头,负责世博工程建设土地规划环节的监督检查;由市建设交通委牵头,负责对世博工程建设招投标、安全质量监管和竣工备案等环节的监督检查。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世博主体工程项目的监督检查,上海市检察院会同市纪委、市世博局等单位开展了对世博集团、文广集团、港务集团等20家重点建设单位的专项监督检查,对发现的工程报建手续不及时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要求有关单位及时整改。 
    上海市审计局于2005年、2007年、2008年和2009年组织全市审计机关力量,重点对世博会相关项目进行跟踪审计或跟踪审计调查。今年初,又及时组建世博会跟踪审计组,共安排世博会跟踪审计人员103人,对运营资金设立2个审计小组,对工程项目设立5个审计小组。据不完全统计,世博运营资金跟踪审计组对门票收入和市场开发收入等运营收入、园区运营维护及布展等运营支出、预算调整、后续资产处置等方面进行跟踪审计,已出具审计报告和上报专报2份、发出跟踪审计建议函2份;世博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组加强对工程结算的审核,制发跟踪审计联系单102份,提出各类审计意见和建议78条,出具审计报告和上报专报2份,发出跟踪审计建议函3份。通过审计,提高了世博运营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了世博工程项目结算工作的质量,确保了办博相关支出的规范使用。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圆满闭幕并不意味着“廉洁办世博”工作的结束。世博会闭幕后收尾阶段,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许多环节潜藏着廉政风险点,容不得丝毫的麻痹和松懈。 
    上海世博会党风廉政建设和监督保障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必须始终绷紧“廉洁办世博”这根弦,善始善终做好世博会闭幕后收尾阶段的监督检查工作。进一步做好世博建设工程竣工备案、世博特许产品经营、世博资产处置的监督检查,做好世博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全面审计。 
    上海市、各省(区、市)、有关中央国家机关和中央企业将对“廉洁办世博”监督检查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总结,梳理工作的措施、方法和成效,提炼做法、体会和经验。通过总结“廉洁办世博”工作经验,完善重大活动和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监督的经验,丰富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经验,使“廉洁办世博”的实践成果转化为推进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建设的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为世博会和我国的反腐倡廉建设留下宝贵财富。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