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总局、监察部公布2006年首批挂牌督办案件
去年第一批挂牌督办案件27名责任人受追究
造成不久前牡丹江污染的黑龙江海林市雪原酒业公司等企业,均上了国家环保总局、监察部两部门2006年首批联合督办案件名单。两部门的负责人表示,对不能限期完成整改的,将依照《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追究有关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的责任。
其他3起挂牌督办案件为:山西省忻州市所辖区县出台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土政策、土规定”;贵州、湖南、重庆三省(市)交界地区锰污染;甘肃省榆中县百美纸业公司环境污染问题。
对这4起案件,国家环保总局、监察部均做出明确要求———
2006年3月底前,对山西忻州市所辖13个区县出台的涉及环境保护问题的规定性文件及相关政策进行彻底清理,对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土政策、土规定”予以纠正,对工作不力或顶着不办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2006年3月底前,贵州、湖南、重庆三省(市)交界地区的相关当地政府必须完成承诺的整治方案要求。对未完成整治任务的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追究行政责任,对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06年3月底前,追究榆中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行政责任;未经验收前,百美纸业公司不得恢复生产。
海林市雪原酒业公司等三家企业必须依法实施停产,经省市环境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立即对基层政府出台的投资“优惠政策”进行清理,发现限制执法的错误做法立即纠正,并追究责任。
国家环保总局和监察部还联合通报了2005年第一批挂牌督办的9起环境案件和第二批挂牌督办的14家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查处结果。其中,第一批挂牌督办案件已基本查处到位,一共追究了27名责任人,包括: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15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5人,司法机关拟予追究的1人,组织处理的6人;14家污水处理厂中有2家整改到位,其余12家将在今年内投入试运行或达到满负荷运转。
环保总局、监察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实行联合办案制度,环保部门在查清环境违法事实的基础上,对涉及行政监察对象违规违纪问题的,及时向监察机关移送;监察机关将依法依纪及时查处,并将处理结果书面告知环保部门。同时,有关查处情况将及时向新闻媒体通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