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是春秋时期宋国的大臣,他以为官清廉称著于史。
《左传·襄公十五年》记述了子罕一则不受玉的故事: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玉,把它献给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的人说:“拿它给玉匠看过,玉匠认为它是块宝玉,所以才敢把它呈献给你。”子罕说:“我把廉洁不贪当作宝贝,你把玉璧当作宝贝。如果把它送给我,你和我都丢失了自己的宝贝,还不如我们各人都保存有自己的宝贝。”
宋国一些年高德劭的人说:“子罕不是没有宝物,只是他的宝物与众不同罢了。如果我们用一百两黄金和抟黍去给小孩子,小孩子必定会选择抟黍;如果以和氏璧与一百两黄金给乡下人,乡下人必定会选择一百两黄金;但如果用和氏璧与道德至言让圣贤的人挑选,那么,圣贤之人就又会选择后者。智慧越高深的人,他的选择就越精明;智慧越是粗下的人,其取求也就越低劣。只有明白了这一道理,才会领悟子罕所珍视的才是无价之宝啊!”(李 杰/文 罗铧/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