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林挂上全国劳动模范奖章,美滋滋地站在村委会门口让记者拍了一张留影。
走近清城区石角镇灵洲村,你会看到一幅欣欣向荣的新农村画卷,而背后却少不了一个带头人的推动,他就是林建兴,清城区石角镇灵洲村一位普通的村干部,倾情农村工作24年,2009年被评为清远市劳模,今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劳模。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近这位实干型的农村干部,去聆听他成长为全国劳模的历程。
全村五年实现“零”上访
1986年,21岁的青年林建兴从乡镇投递员当选为灵洲村民兵营长,从此将他的真情挥洒在灵洲村的土地上,实现着一个年轻人的人生价值。就这样倾情农村工作,从民兵营长一直干到村委会干部,一干就是24年,2005年当选为灵洲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强化团结就是要有大局意识,就是大兴‘民主团结’之风”,林建兴对记者说,在群众中树立团结、民主的榜样和形象,才能为村务工作的有效推进打下基础。为此,他对班子成员约法三章:重大事情集体讨论决定,群众反映的事情再小也要当大事对待,绝不大吃大喝。并从自身做起,率先垂范。他当选村支书以来,班子内部紧密团结,2005年—2008年,村“两委”换届,“两委”成员当选率达90%以上。
记者在灵洲村委会一楼看到,该村还专门设立了上下班打卡器。林建兴告诉记者,2007年开始实行的“打卡上班制”并不是走形式主义,而是实现“制度管人”,不是“人管人”,这样可以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林建兴为把群众的事情办好办妥,就是这样坚持走好群众路线,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他在村委会实行民主推选村民代表组成议事会,具体商讨解决村内重大事项,民主监督村务运作情况。
林建兴还坚持把村民思想工作做在前,把依法办事的程序做足,把矛盾隐患的化解工作做到位,先后成功协调解决涉及群众土地纠纷、宅基地混乱、债务纠纷、邻里纠纷等农村最敏感的难题,2005年—2009年,该村连续五年实现“零”上访。他说:“一方面,我们通过普法教育,让村民学法知法懂法,另一方面,村干部将工作做到户,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同时涉及重大事项都实行村民代表大会表决的形式,村务坚持公开透明……”
村民人均纯收入6838元
林建兴担任灵洲村支书以来,提出“夯实基础、综合开发、合理利用、全面发展”的新思路,认真做好土地开发、外来人口等工作,实现了村组经济发展大跨越,2006年,村委会集体年固定收入在全镇率先突破100万元,2007年固定收入达10万元以上的村小组就有7个,2009年,村委会集体固定收入239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6838元。
针对各村组以前各自为政的做法,林建兴主张村组联合开发土地,采取村委会出资、村小组出地,收益由村、组两级按比例分配的方式,加快了土地开发,增加了村组两级收入。如通过和新丰村小组共同开发园区生活配套区,为村、组两级集体年收入增加30多万元。同时,他还注重整合利用闲置用地,结合镇工业园的开发,开发了该村贫瘠山地,使该村九腌、新丰、马宁、江仔4个村小组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到20万元,解决了农民的就业问题,也增加了农民收入。
灵洲村现有外来人口过万人,随着工业园的开发和企业的上马,外来工不断增加,林建兴看准商机,由村委会出资开发建设综合市场和临街商铺进行出租,仅此一项就增加村委会收入30多万元,另外,该村还承包了村小组部分闲置用地,配套建设外来员工村,增加村委会收入10多万元。“外来工是社会的一笔财富,要使外来工安下心来,就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子女的就学问题,”林建兴在征求村民意见后,把闲置的原灵洲小学校舍出租,采取让利方式引资办成外来工子弟学校,充分盘活闲置资源,增加村集体收入过万元。“创办这个学校主要不是经济效益,考虑更多的是社会效益,”林建兴表示,外来工安心了,企业招工也较为容易,也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提高了村民收入。
成立村级工会组织
灵洲村富裕了,但林建兴“吃水不忘打井人”,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急群众之所急,带领村委会干部千方百计为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近年来,村委会投入30多万元修建一个上规模的排灌站,开挖了一个10多亩的蓄水塘,修建了一条约2.5公里的三面光水坑及一条2公里的机耕路,解决了北江河堤外的1200多亩水田的灌溉问题;投入30多万元,配合镇委镇政府解决了14个村民小组的食水难问题,使村民都饮上安全的自来水;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投入50多万元,修建水泥路2.5公里,实现村村通水泥路,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
为了创建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林建兴还积极争取上级支持,2006年,投入11万元,在村中设立治安执勤点,并配备了6名治安队员,实行24小时值班巡逻,还专门设立民情接待室,配备调解员,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同时,针对农村消防规划不足、消防意识薄弱等实际情况,专门成立了10人的义务消防队,并投入20多万元,完善办公场所和消防器材,为确保村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另外,还投入10多万元,成立环卫队,对14个村组的生活垃圾由专人负责收集处理,使村容村貌得到有效的整治。
随着灵洲村附近企业的增多,林建兴结合外来务工人员多的实际,于2009年率先成立了村级工会联合会,开创了全市村级工会先河。“针对本地人口少,民营企业多,外来工多,在企业中劳资纠纷等问题不可避免,工人福利也要监督,为了让外来工安心工作,一旦出现欠薪和工伤事故,就要及时得到调节,”林建兴表示,村级工会组织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企业和工人服务,本着公平、公正、免费的原则,把一些不需要经过司法程序的事情,及时调节处理,使工人权利得到保护,企业发展得到保障。(作者:成谕福;林记洪;钱利友)
(来源: 清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