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历史栏目 > 正文

十六大以来查处县处以上贪官1.1万余人

来源:清远市纪检监察网   发布机构:清远市纪委监委  点击量:次  日期:2007-9-3 10:00:00   


  据检察日报报道,2003年至2006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职务犯罪11223人,其中县处级干部10431人、地厅级干部763人、省部级干部29人。
  
  利用行政执法权钱权交易案件
  
  2003年至2006年,全国共立案侦查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案件23644人。2007年查处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等人受贿、玩忽职守案尤为典型。
  
  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案件

  工程建设领域项目集中、资金密集,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权钱交易多发、频发,涉案金额巨大。检察机关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惩治力度,2006年共立案侦查该领域案件2849件。
  
  利用人事权钱权交易案件
  
  发生在组织人事领域的腐败犯罪影响恶劣。形成靠受贿积累资本,靠行贿攀升高位,再靠受贿捞取更大资本的犯罪态势。检察机关深挖窝案串案,严肃查处“买官卖官”案件。
  
  利用资源配置权钱权交易案件
  
  检察机关把利用职权破坏市场资源配置、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案件作为办案工作重点,使一个又一个官商勾结、钱权交易的触犯刑律者被缉拿归案,绳之以法。
  
  医疗卫生系统职务犯罪案件
  
  发生在医疗卫生领域的职务犯罪,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2006年,检察机关加大对医疗卫生领域职务犯罪的惩治力度,共立案侦查1681件。
  
  利用审批权钱权交易案件
  
  某些公职人员把行政审批权异化为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大搞钱权交易,使行政审批成为“权力寻租”场。检察机关加大对利用审批权收受贿赂犯罪的打击力度,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
  
  铁路运输系统职务犯罪案件
  
  铁路运输专门检察院2003年至2006年共查办铁路人员职务犯罪案件1869件、处级以上干部118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8亿元。
  
  商业贿赂犯罪案件
  
  2006年,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涉及国家工作人员的商业贿赂犯罪案件9582件,其中大案5316件、处级以上干部要案1238人,涉案金额15亿余元。
  
  缉拿归案外逃贪官3583人
  
  检察机关与公安、边防等部门通力合作,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追捕犯罪嫌疑人专项行动,2003年至2006年共抓捕潜逃职务犯罪嫌疑人3583人。
  
  卢万里,贵州省交通厅原厅长,受贿2000余万元、2600余万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潜逃斐济,于2002年4月押解回国。
  
  王德宝,满洲里驻内蒙办事处原副主任,贪污125万余元,潜逃俄罗斯,于2002年4月押解回国。
  
  陈满雄,广东省中山市实业发展总公司原经理,挪用公款4.2亿元,潜逃泰国,于2002年12月押解回国。
  
  黄清洲,广东省国际投资公司香港分公司原副总经理,贪污、挪用公款13亿港币,潜逃泰国,于2003年10月押解回国。
  
  余振东,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原行长,伙同他人贪污、挪用公款4.82亿美元,潜逃美国,于2004年4月押解回国。
  
  杨忠万,上海华发核电经营公司原总经理,贪污公款38万元,潜逃柬埔寨,于2004年5月押解回国。
  
  朱小功,中航器材进出口总公司西欧办事处原经理,贪污公款700余万元,潜逃柬埔寨,于2004年8月押解回国。
  
  袁同顺,辽宁华曦集团医保经贸有限公司原总经理,挪用公款100万元,潜逃日本,于2007年5月押解回国。
   
  (来源:南方日报网络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