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文 罗铧/图
范纯仁(1027-1101),宋朝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仲淹次子。官至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宰相)。
范纯仁中进士后曾外放陕西、四川为官。某年,秦中(今陕西境)大饥荒,范纯仁决定开常平仓,发谷济饥民,僚属建议待奏报得旨再行之,以免获罪。范纯仁断然说:“民不得,待奏报得,都将饿死。朝廷降罪,罪在我一人。”毅然令开仓发谷分配。过了些时候,皇上闻报,果然派按察使前来查办。这时老百姓已有收成。闻讯群起计议,大家都说:“先前范公开仓救我们活命,今天我们怎能忍心累及范公呢。”于是大家拿出粮食,昼夜不停,输送常平仓。待使者至,仓粮颗粒无缺。人称范纯仁“铁肩担大义,救民重及时”。
受父亲的影响,范纯仁始终保持着俭朴的门风,乐于助人,被人称誉为?“布衣宰相”。他用自己的俸禄办起义庄,养活了几百户困苦人家。范纯仁生活上的节俭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他家里吃的都是青菜、盐豆腐之类,喝的是稀粥,很少吃上一顿干的,一年难得吃到一顿肉。有一次,范纯仁留自己的同僚、秘书监晁端在家中吃饭。晁端吃过饭回去后,郑重其事地对旁人说:“可惜啊,范丞相的家风败坏了啊!”听到的人都不太相信这话,忙问他是怎么回事,晁端回答说:“平时他们家吃饭,菜总是咸菜、咸豆腐之类。这次他留我吃饭,咸菜、咸豆腐上面,居然放了两小簇肉,这不是他家的家风败坏了吗?”范纯仁总结自己:“吾生平所学,得之忠恕二字,一生用之不尽。”他常常教育子弟说:“即使是再愚蠢的人,对别人提出要求的时候,也往往是看得很清楚的;即使是再聪明的人,容忍自己错误的时候,也往往总是很糊涂的。如果能用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就不怕做不成圣贤!”一次,一个亲属来请教范纯仁如何处世,范纯仁告诫这位亲属说:“只有俭朴才能够铸成廉洁之风,只有宽恕才可以成就好的德性。”亲属认为这句话说得很对,便将这两句话当做自己的座右铭。
(来源:《清远日报》镜鉴录 中国地市报优秀专栏 清远市纪委 清远日报社 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