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快递 > 县区之窗 > 正文

清风正气看清远 | 靠前监督 “清风”护航特色农业

来源:   发布机构:  点击量:次  日期:2025-3-24 9:14:21   


 走进阳山县大崀镇松林村西洋菜种植基地,只见翡翠叠田间,阳光洒在西洋菜叶上闪烁金光,智能喷灌系统“哗啦啦”地喷洒着水雾,农户脸上藏不住的喜悦由每片嫩绿漫向田埂、漫向山野。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监督是实现产业发展的有力保障。阳山县大崀镇纪委紧扣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将护航特色产业健康发展作为日常监督的重点内容,紧盯阳山旱地西洋菜、菜心等特色产业,聚焦项目实施、资金使用、政策落实等关键环节,下沉一线走访、驻点式跟踪,着重解决困扰、制约特色产业发展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注入强劲动力。

 特色农业规模化种植,充足且稳定的资金流不可或缺。大崀镇纪委综合运用下沉督导、会商调度等方式,直击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协调多方力量为企业纾难解困。

“我们申请的银行贷款很快就放款了,这下我们后续的运营资金有了着落。这笔贷款资金真是帮了我大忙咧!”面对大崀镇纪委的回访,企业负责人感激不尽。

 此前,大崀镇纪检监察干部在走访中得知,旱地西洋菜示范基地周转资金缺口大、融资难,随即会同镇经济发展办协调贷款银行与该企业精准对接,成功帮助该企业申请180万元贷款额度,顺利解决了“燃眉之急”。

“以前农田用水总是断断续续,现在修缮水渠后,灌溉用水源源不断,为我们解决了大难题。”大崀镇纪委到松林村回访时,群众们喜笑颜开。

 为保障菜心种植项目的可行性和持续性,大崀镇纪委对菜心种植基地实行全链条动态监督,及时跟进了解种植基地配套设施建设遇到的难题和需求,持续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监督力度,层层压实主体责任,确保职能部门履职到位,针对群众反映的灌溉用水等难点堵点问题,积极争取配套项目资金20多万元,推动职能部门加高、修复1000多米灌溉水渠,优化100多亩菜心种植基地灌溉设施,以监督赋能特色产业长远发展。

“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既能照顾家庭,又能获得可观的报酬,帮助我们极大地减轻生活负担!”一名在西洋菜种植基地工作的农户向前来回访的大崀镇纪检监察干部表示感谢。

 大崀镇纪委聚焦种植基地农民工资发放情况,将监督“探头”架设到田间地头,对项目资金使用、农民工资发放等关键环节开展实地监督检查,督促健全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获得更多增值收益和就业机会。

“阳山旱地西洋菜采用的是手工采摘,收割、捆扎、装筐,无不需要大量人力,提供不少就业机会。”该种植基地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在松林示范基地务工的工人有120多名,人均月工资5000多元。在去年11月采摘旺季时,一些村民月务工收入达到1.1万元。

 如今,大崀镇西洋菜种植面积达800亩,预计年产量达5000吨、产值3000多万元,可带动200多人就业,小小蔬菜成了增收的“致富菜”,带动着更多乡亲走上致富路。

 一方水土既能育一方产业,也能养一方群众。大崀镇纪委紧抓政策机遇,围绕“菜”字做文章,精准发力、铁纪护航,让“土特产”真正成为农民致富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