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工作就是和群众的柴米油盐打交道,每笔账都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不然就会触红线啊!”在佛冈县农村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小潭清风苑”内,刚结束参观的村干部们坐在初心亭热烈讨论着。
这座坐落于石角镇小潭村的廉政教育新地标,是佛冈县纪委监委倾力打造以基层干部廉政教育为主题的农村党风廉政教育基地,自启用以来已吸引全县各镇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和农村党员超千人次前来参观学习,成为当地开展廉政教育的重要基地。
文化浸润 让廉洁基因深植乡土血脉
该基地由廉洁主题长廊、室内展厅和警示厅等部分组成,创新采用“古今对话”设计理念。室外廉洁长廊中,巧妙融合了高岗豆腐节“清白”墙绘、汤塘舞被狮非遗表演场景、水头镇革命旧址复原景观等本土文化元素,当参观者驻足于展现高岗豆腐制作工艺前,杨震“四知拒金”投影随即浮现,于是,传统工艺中蕴含的“清白”精髓与古代廉吏风骨形成跨时空呼应。室内展区内,则通过重现宝山村初心讲堂的“半截皮带”“补丁账本”等革命文物,让红色基因与清廉传统交相辉映。展墙上的“廉洁故事”版块,吴隐之饮贪泉明志等典故与本地非遗墙绘相映成趣,构建起“一步一景皆廉意”的文化磁场。
图为党员干部在佛冈县农村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参观
科技赋能 创新警示教育和监督新形式
“看这些本地贪腐案例就像照镜子!”在数字化警示教育厅触摸屏前,参观的村干部们指着某村干部截留补偿款的事例连连摇头。该基地创新采用“数字+案例”模式,将近年来查处的9起农村干部在优亲厚友、截留克扣、吃拿卡要、侵占挪用等方面违纪违法案件,制作成投影,采用“双视角叙事”技术同步展现违纪者心理变化与群众利益受损场景,形成强烈情感冲击。
“汤塘镇大埔旧村委旁商铺项目以成交金额18.1万元/年完成交易,溢价率高达115%……”教育基地特别设置“粤农交”实操实训区,这一典型案例被制作成互动沙盘,参观的村干部纷纷拿起手机扫描二维码,通过模拟操作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亲身体验“线上竞拍-智能监管-全程留痕”的规范化流程。在“应知应会”模块,清晰展示出低保申请、宅基地审批等办事流程图,既规范了干部权力运行边界,也赋予群众可视化监督抓手,构建起“数据驱动、智慧决策、全民参与”的新型乡村治理体系,为基层“智治”转型提供了鲜活样本。
教育延伸 织密基层防腐网络
佛冈县纪委监委创新建立“三维赋能”教育机制,构建起“县教育基地-镇纪法讲堂-村廉情驿站”三级阵地,推动农村干部从“不敢腐”向“不想腐”转变,切实筑牢基层廉洁防线。
佛冈县纪委监委创新开展“纪法下乡”专项行动,由班子成员带头组建宣讲团,深入基层开展专题授课12场,覆盖400余名农村党员干部。精选9起本地村干部、村民小组长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制作流动展板,在全县各镇村巡回展览,以直观生动的“活教材”强化警示震慑。结合巡展同步开展“纪法大讲堂”,重点解读新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关于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财务规范等核心条款,通过“明权限、知程序、守底线、惧法纪”四维教学,帮助党员干部厘清权力边界、规范履职行为。
在佛冈县纪委监委的示范带动下,各镇因地制宜创新教育方式。汤塘镇、高岗镇纪委率先举办村级“廉政课堂”,通过“案例剖析+纪法解读+现场答疑”三位一体模式,教育和引导村“两委”干部及村民小组长绷紧纪律之弦。水头镇对村“两委”干部开展“双劝”谈话,劝导廉洁干事和汲取反面案例教训,筑牢思想防线。石角镇构建“节日廉洁提醒”长效机制,每逢重要节点定制“廉洁过节电子礼包”,以发送短信方式提醒干部廉洁过节……
“农村廉政建设既要猛药去疴,更要润物无声。”佛冈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深化“文化养廉、科技助廉、制度固廉”三位一体模式,让清廉之风吹拂每寸乡土,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