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理论前沿 > 正文

深学严查实改一体推进学习教育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机构:南方日报  点击量:次  日期:2025-5-12 9:00:44   


     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要坚持聚焦主题、简约务实,深学严查实改一体推进,确保深研细悟学有质量、多管齐下查有力度、集中整治改有成效。

  深研细悟举一反三,思想淬炼学有质量

  学有高度,深研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首先要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悟透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理解“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的治党智慧。其次要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把握“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深刻内涵,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政治自觉。

  学有深度,融会贯通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不仅要原原本本学,精研细嚼党的作风建设的铁规矩、硬杠杠,深刻领悟其精神实质;还要全面系统学,延伸学习把握党内法规体系的内在逻辑,真正做到在知规、学规、守规过程中增强党性修养。

  学有厚度,赓续传承革命传统与廉洁文化。明镜照形、古事知今,要从历史文化中汲取精神滋养,从而推进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一方面要赓续革命传统,认清“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朴素道理;另一方面要传承廉洁文化,从古人“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等事例中,厘清公私义利、俭奢苦乐的辩证关系,把清廉勤政从行为规范升华为价值认同。

  多管齐下同向发力,自我革命查有力度

  坚持刀刃向内,善于自检自视主动查。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刮骨疗毒,穿透作风顽疾直达深层病灶。一要完善“政治体检”常态机制,聚焦公务接待、办公用房等易发领域,结合个人自查与交叉互查深挖隐形变异问题,变“被动迎检”为“主动体检”。二要提高“数治”监督效能,打通财务、公车等系统数据壁垒,运用算法模型预警异常风险点,变“人盯人”为“云监督”。三要推行负面清单动态管理,跟踪自查问题整改全流程,整改措施不见效,负面清单不销号。

  坚持问题导向,结合警示案例对照查。以案为鉴、以案促改,通过对警示案例的透视剖析,为作风建设注入深层动能。一要深入剖析警示案例,重视典例通报中的案例解读、警示视频中的情感代入、现场教育中的换位体验,破除“看客心理”,提高警示教育实效性。二要靶向分类查摆风险,通过案例画像与岗位风险双维检视,梳理关键岗位的共性隐患和个性漏洞,精准锁定隐形变异新动态。三要推动警示教育成果转化,将案例对照查摆问题列为集中整治重点内容,堵住制度盲区漏洞,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

  坚持人民至上,接受群众监督开门查。群众身处基层一线,对党员干部作风问题更有深切体会。以开门整治打破官民壁垒,以双向互动凝聚干群共识,从而加固作风建设的堤坝。一要畅通群众监督渠道,依托数字平台打破监督时空界限,让群众可随时上传文字、图片、视频等证据,使歪风陋习无所遁形。二要打造特约监督员队伍,在重要节点设立作风观测点,织密群众监督网络。三要完善监督整改机制,定期公示整改台账,以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整改成效的试金石,让人人可监督、事事有回响。

  纠治“四风”集中整改,推动发展改有成效

  改形式主义文山会海,为基层减负担鼓干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以此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活力。一要精简文山会海流程,纠正过度留痕、低效空耗等形式主义倾向。二要充分利用深度求索等人工智能提质增效,以数据链条量身打造个性化智慧体,满足多元化政务场景需求。三要强化考核统筹,避免多头重复督查,减轻基层迎检负担。通过制度执行与技术赋能双重驱动,为基层松绑减负,为实干蓄力赋能。

  改官僚主义高高在上,为百姓办好事办实事。官僚主义隔绝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同党的性质宗旨背道而驰,是本次学习教育的整治重点。一要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感,从“官本位”向“民本位”思维转变。二要优化干部考核机制,以为民服务成效作为重要指标,用脚丈量民情,用心化解民忧,破除“坐等诉求、遥控指挥”的“衙门习气”。三要推动治理资源下沉基层,创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次办结”的服务模式,消除“推诿扯皮、程序空转”等官僚主义行为。

  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为社会倡勤俭扬美德。骄奢淫逸严重腐蚀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社会风气,狠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势在必行。一要强化制度刚性约束,针对超标接待、拆分报销、变相公款旅游等行为明确红线,党政部门压减非必要开支,倡导过好“紧日子”。二要注重文化固本培元,挖掘优良家风政风方面的传统文化资源,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洁文化作品。三要加强舆论监督曝光力度,形成抵制奢靡、倡导节俭的社会共识,让勤俭美德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

  (作者曾志辉 翁堉滨 单位: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