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快递 > 清廉在线 > 正文

清风正气看清远 | 深化供销系统腐败治理 以案促改促治提升为农服务质效

来源:   发布机构:  点击量:次  日期:2025-7-30 14:43:56   


“供销社的直播,真帮咱把果子变成了现钱!”今年4月,清新供销社主动下沉通过直播帮农民卖货,仅1个半小时就卖掉了1800斤、600多单的嘉宝果,潘大姐笑得眼角起了褶。说到这场直播带货的背后,是清新区纪委监委做实做细区供销社原主任张某某案件查办“前后半篇文章”的实实在在的效应。

今年以来,清远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案开局,重拳惩治供销系统腐败问题,“室组地联动”深挖彻查清远市供销社原党组书记、主任邓某忠、清新区供销社原主任张某文等系列严重违纪违法案。聚焦突出问题,严肃查处该系统存在的低价处置社有资产、违规为民营企业借款或担保等问题。截至目前,全市供销系统已立案8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人,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2人,形成强大震慑。

惩处并非终点,治理方显真章。清远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边查边改”,将查办案件与深化治理紧密结合,在重点查清违纪违法事实、全面起底供销系统风险隐患的同时,自案件查办伊始即同步谋划治理路径,针对暴露出的突出问题精准发力、查漏补缺,深化以案促改促治,多措并举推动供销系统体制机制完善与服务能力提升,着力增强为农服务质效,努力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最大化。

责任贯通 一体推进促落实

“整改整治不是一家的事情,必须强化党委政府主责、纪委牵头抓总、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体系,‘三个责任’一体发力。”清远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与市政府分管领导就基层供销社突出问题多次研究,把专项整治作为当前重点督办的实事项目,坚决压实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整治主体责任,成立专项整治监督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建立与专项整治牵头部门供销社定期会商、信息共享机制,有力有效推动供销系统开展专项整治。

纠偏正向,推动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和供销部门把整改整治工作作为分内之事、应尽之责,主动扛牢扛实主体责任。如清新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分管副区长,主动挂帅包办实事,先后14次带队到基层供销合作社、清新乡村振兴馆开展调研,针对性梳理问题、分析原因、找准对策。特别是针对党的领导弱化等问题,清新区委迅速选优配强领导班子,聘任业务骨干3名,引进高素质人才1名,推动供销系统人才队伍得到明显加强。

各县(市、区)纪委监委同步推进、同向发力,经常性调度指导,对工作进展缓慢的供销社“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进行约谈提醒,高位传导压力,推动其履行行业主管职责。同时,通过走访调研、座谈督导、明察暗访、提出纪检监察建议等方式推动责任落实,要求明确整治重点、时限和措施,坚决整治为农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我们全面梳理了区供销社存在履行管党治党责任不到位、主责主业脱节、监管失衡三个方面的23个问题,发出了纪检监察建议书,倒逼压实主体责任。”清新区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

       为推动深刻汲取案件教训,清新区纪委监委约谈区供销社“一把手”,组织责任部门召开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暨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会议,指导区供销社建立双周调度制度和“双专班”机制,督促其先后召开班子会、党组会及推进会6次,专项整治和以案促改工作一起研究、同步推进。自开展整治以来,清新区供销系统围绕违规插手工程项目、违规从事营利性活动等排查问题23个,制定整改措施29项,并对区供销社和供销农产品配送有限公司进行财务审计,确保整改不打折扣、不挂空挡。

聚焦问题 深化整治见实效

国有资产“跑冒滴漏”、决策流程“一言堂”、腐败风险隐患突出……清远市纪委监委针对供销系统案件发现的普遍性、典型性问题深入分析研判,充分用好“一案五书三促治”,向涉案供销社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到案发单位进行通报“促警示”,全覆盖督促召开以案促改民主生活会“促检视”,督促供销系统举一反三查漏补缺,从人上找原因、从事中挖根源、从制度上查漏洞,不断完善制度机制“促治理”,修订完善了党组议事决策制度、社有资产租赁管理等制度12项,有力扭转了供销系统多年来“用人一句话,花钱一支笔,决策一言堂”的不良现象,实现“人管人”向“制度管权”转变。

与此同时,突出“治”的作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全市供销系统开展系列整改整治。如围绕保障为农服务资金使用开展监督,调取近五年来全市供销社有关业务专项资金收支情况,重点对资金流向大、惠农项目进展慢等进行深入核查,联合财政、审计等部门开展检查,确保资金安全、项目顺利实施。

对全市供销系统社有资产审计并督促落实整改,督促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供销社对152项社有资产使用情况进行梳理排查,建立使用台账;督促连南瑶族自治县供销社对排查发现的未入账14项资产登记入账,联系县自然资源局进行测绘、资产评估,收回被侵占土地;督促英德市通过置换或征用补偿等方式,解决4处基层供销社土地被占用问题。

紧盯对接粮食全程社会化服务不紧密等问题开展检查,指导清新区供销社把“归边经营”改为“合作经营”;指导连州市供销社构建供销农事服务体系,建成农事服务中心5个,整合农机设备20套,今年上半年各基层社营业收入达221.6万元,同比增长30.5%;指导佛冈县探索实行“社企”联结模式,6个基层供销社与4个社有企业、2个业务股室实行“点对点”协助帮扶……

“以前总觉得供销社就是守着老摊子过日子,现在才明白咱基层供销社的根就在‘三农’,往后我们一定把为民服务的念头刻在心里,守规矩、办实事,让供销社真正成为农民的贴心帮手!”清新区供销社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纪检监察干部回访时说道。

为农赋能 服务提质增效益

如何推动以案促改促治转化为社会治理成效,清远市纪检监察机关督促各级供销社全面创新联农带农模式,有效整合农产品资源,想方设法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清新区纪委监委推动区供销社以新风气、新面貌扎实推进区“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助农服务,邀请合作企业、种养殖大户举办农产品展销活动,帮助企业和大户销售农产品20万元;组建农产品直播团队,开通“清新供销甄选”短视频公众号,帮助销售农产品,受到农户赞许,为直播团队送来感谢锦旗!

英德市纪委监委指导供销社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形成“供销社+农户”利益联结合作机制,已开展西牛麻竹笋贸易,收购麻竹笋330吨,带动200户农户增收!

连南瑶族自治县纪委监委督促供销社努力拓展助农惠农渠道,如开展“送种子下乡”,将优质稻种免费发放给各种植主体,加强联农带农,2025年上半年,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在全县大力推广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达3.1万亩,较上年度增加1000亩,累计向全县各优质稻种植主体发放优质稻稻种共计76050斤,服务覆盖全县7个乡镇、71个村(居)委会,服务水稻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和农户等5000多户。同时,积极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到各镇村开展水稻病虫害田间调查、监测、水稻测产,对群众进行防治技术宣传以及提供优质技术服务,得到农民群众的认可。

“我们将以供销系统案件查办‘前后半篇文章’的经验做法,向全市民生领域、重点行业延伸拓展,通过深挖案件根源、强化警示教育、健全制度机制,推动案发地区和单位党员干部从思想上筑牢为民服务根基,从行动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清远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